三合古法不同于俗流三合,古法围绕龙、水阴阳交媾,方可定局的法则,运用易理,论述了三合古法风水的真理。它以三合48大格加之变格,结合奇门消砂纳水,配合秘传分金,一直被极少数高手所掌握。近些年一经公开便受到易学界从未有过的欢迎。 三合古法中的48格,其中向水朝元八格、三合联珠八格为黄石公所创;父母三般卦二十四格是由东晋(山西人)郭璞所创;借库八格由唐杨筠松所创。三合古法都是作为风水界的至高机密,师徒间口传。今总结奉献给大家,以便共同学习。
图片
“向水朝元八格”
“向水朝元八格”是三合古法风水体系中极具代表性的八种经典格局,由汉代隐士黄石公所创,是其风水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要理解这一概念,需结合三合古法的核心思想——“龙、水、向阴阳交媾”及“三元九运”的时空规律,具体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一、核心内涵:“向、水、元”的三位一体“向水朝元”的字面意为:立向(建筑朝向)与来水、元运(三元九运)三者高度契合,形成“朝元”之势。其本质是通过调整立向,使来水、去水与当前三元九运的正运(旺气)同频,实现龙、水、向的阴阳交媾,最终达到“藏风聚气、旺局旺运”的目的。
“向”:指建筑的坐向(如坐甲向庚、坐艮向坤等),决定气场的收纳方向;
“水”:指来水(有情之水,如溪流、池塘)与去水(无情之水,如反弓水、直去水)的方位与形态,需符合“来水屈曲有情,去水顾主有情”的原则;
“朝元”:指立向需对准当前三元九运的“正运”(如上元一运、中元四运、下元七运),使水势与运盘生气相合,形成“水朝运元”的格局。
二、“八格”的具体特征“八格”是黄石公总结的八种典型吉局,每种格局均对应特定的龙水组合、立向度数及消水规则,需结合三合局(申子辰合水局、寅午戌合火局、巳酉丑合金局、亥卯未合木局)与三元九运的时空规律推演。以下为典型特征的概括(因属口传机密,具体度数与案例多不外露):
1. 立向与水势的生合关系每种格局要求来水方位与立向形成“生我”“我生”的三合局生扶关系(如金局中,来水合局于生门,立向与水势成“金生水”或“水生木”的流通之势),确保气场源源不断注入宅位。
2. 元运与向口的精准对应需严格匹配当前三元九运的正运方位。例如,若当前行下元七运(2004-2023年),则立向需对准七赤运的正神方位(如兑方),来水需从生旺方来(如坎方),去水则从衰死方出(如离方),形成“正神正位装,拨水入零堂”的效应。
3. 龙水的阴阳交媾古法强调“阴龙配阳水,阳龙配阴水”。例如,阳龙(如乾龙、坤龙)需配阴水(如坎水、离水),阴龙(如艮龙、巽龙)需配阳水(如震水、兑水),使龙气与水气阴阳调和,避免“阴阳驳杂”导致气场混乱。
4. 消砂纳水的秘法配合虽以“向水”为核心,但需结合奇门消砂(通过天星飞布化解凶砂)与秘传分金(调整立向的微度差,如“兼左”“兼右”)细化格局。例如,某格可能要求“坐某度兼某分金”,使来水恰好落在“生门”或“休门”,避开“五鬼”“绝命”等凶门。
三、实践意义:旺局的关键验证“向水朝元八格”被视为三合古法中“最易验证、最见速效”的格局。若符合其一,通常表现为:
宅位气场温和,居住者身心舒畅;
来水屈曲环抱,去水不见其形(如暗拱);
元运期间(如行该格对应的正运时),家业兴旺、人丁昌炽;
若遇冲克(如水反弓、向冲山),则需通过分金调整或消砂化解,否则易致败局。
总结“向水朝元八格”是三合古法中融合三元九运、龙水阴阳、立向消水的核心吉局体系,其精髓在于通过精准的立向与水势配合,实现“水朝运元、龙合水势、阴阳交媾”的理想状态。因涉及口传心授的细节(如具体度数、分金秘法)与实地勘测经验,历代仅少数风水高手掌握,至今仍被视为风水界的“至高机密”之一。
图片
“三合联珠”
“三合联珠八格”是三合古法风水体系中由黄石公所创的八种经典格局,与“向水朝元八格”并列,共同构成三合48格的基础框架。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三合局的完整聚合与地支关系的紧密衔接,实现龙、水、向的阴阳交媾,最终形成“气脉连贯、旺气汇聚”的吉局。以下从核心内涵、格局特征及实践意义三方面展开解析:
一、核心内涵:“联珠”与“三合”的双重逻辑“三合联珠”的命名蕴含两层关键逻辑:
“三合”:指地支三合局(申子辰合水局、寅午戌合火局、巳酉丑合金局、亥卯未合木局),是三合古法的底层理论框架,代表天地间气场的周期性运行规律(如水局主润下、火局主炎上等)。
“联珠”:取“珠玉相连”之意,强调三合局中各要素(天干、地支、阴阳)需形成连续、无断裂的聚合状态。具体表现为:三合局的生旺墓三方(如水局的申金长生、子水帝旺、辰土墓库)需完整呼应,或地支间的合化关系(如申子辰合)需紧密衔接,避免“断气”或“驳杂”,从而实现气场的“如珠贯串、聚而不散”。
二、“八格”的具体特征“三合联珠八格”是黄石公总结的八种典型吉局,每格对应一种三合局的特定组合模式,核心在于立向、来水、去水与三合局的生旺墓三方高度契合,同时满足“龙水阴阳交媾”的根本法则。以下为具体解析(因属口传机密,细节多隐于实践):
1. 基于四局(水、火、金、木)的分类三合古法以四大水局为基础(水局、火局、金局、木局),每局对应两种“联珠格”,共八格。每格的核心是将三合局的生旺墓三方与立向、水势精准绑定,形成“生旺有源、墓库有锁”的闭合气场。
水局(申子辰)联珠格:以“申金(长生)、子水(帝旺)、辰土(墓库)”为核心。例如,某格要求立向对准“子”(帝旺位),来水从“申”(长生位)发源,去水归“辰”(墓库位),形成“生→旺→库”的连贯路径,如同珠子依次串联,气场层层递进。
火局(寅午戌)联珠格:以“寅木(长生)、午火(帝旺)、戌土(墓库)”为核心。若立向为“午”(帝旺),来水从“寅”(长生)流入,去水归“戌”(墓库),则水势与火局三合之气完全融合,形成“木生火、火生土”的流通格局。
金局(巳酉丑)联珠格:以“巳火(长生)、酉金(帝旺)、丑土(墓库)”为核心。立向若为“酉”(帝旺),来水从“巳”(长生)发,去水归“丑”(墓库),则金气得生旺之源,墓库锁气,气场凝聚。
木局(亥卯未)联珠格:以“亥水(长生)、卯木(帝旺)、未土(墓库)”为核心。立向为“卯”(帝旺)时,来水从“亥”(长生)进,去水归“未”(墓库),木气得生旺滋养,墓库收气,形成“水生木、木克土(但土为库,反蓄木气)”的平衡格局。
2. “联珠”的具体表现:地支关系的紧密衔接除四局的生旺墓三方外,“联珠”还体现在地支间的合化关系。例如:
若来水方位与立向形成“合局”(如申子合水、寅午合火等),则水势与立向的气场直接融合;
若去水方位与墓库形成“合局”(如辰酉合金、戌卯合火等),则墓库能更有效地锁住旺气,避免气散;
龙脉(山脉)的地支属性需与三合局的长生方一致(如水局的长生为申金,龙脉宜带“申”或“庚”金之气),形成“龙合水局、水合向局”的阴阳交媾。
3. 阴阳交媾的根本法则黄石公强调“阴龙配阳水,阳龙配阴水”,“三合联珠八格”亦严格遵循此原则:
阳龙(如乾龙、坤龙、艮龙、巽龙等四隅阳龙)需配阴水(如坎水、离水、震水、兑水等四正阴水),使龙气(刚)与水气(柔)中和;
阴龙(如壬龙、癸龙、甲龙、乙龙等四正阴龙)需配阳水(如艮水、巽水、坤水、乾水等四隅阳水),避免“阴阳对冲”导致气场紊乱。
三、实践意义:气场聚合的“显脉”标志“三合联珠八格”被视为三合古法中“气场最聚、应验最速”的格局之一,其典型特征在实际勘测中表现为:
水势连贯:来水与去水形成“生→旺→库”的流动路径,无反弓、直冲等破坏气场的形态;
龙脉有力:山脉走势与三合局的长生方呼应,山形饱满、护砂有情(如朝山、案山位于生旺位);
应期明显:若宅位符合某一联珠格,行对应三合局的正运(如水局正运为四运,对应子水帝旺)时,家业易兴、人丁昌盛;若遇运衰(如水局衰于七运),则因墓库锁气,败局较缓;
形峦可辨:来水口多位于生旺方的“禄位”(如子水的禄位在卯),去水口多位于墓库方的“绝位”(如辰土的绝位在酉),符合“生旺有来、墓库有去”的自然规律。
总结“三合联珠八格”是黄石公基于三合局理论,提炼出的“气场连贯、阴阳和谐”的经典格局。其核心在于通过三合局生旺墓三方的紧密衔接与龙水阴阳的精准交媾,实现“气如珠贯、聚而不散”的理想状态。因涉及对地支关系、立向度数、水势形态的深度理解,且依赖师徒口传的实践经验,至今仍是三合古法中“最具代表性的吉局体系”之一。
图片
“父母三般卦”
“父母三般卦二十四格”是三合古法风水体系中由东晋郭璞所创的二十四种核心格局,与“向水朝元八格”“三合联珠八格”“借库八格”共同构成三合48大格的主体。其名称中的“父母”与“三般卦”蕴含深刻的易理与风水逻辑,既是郭璞对三合理论的深化,也是其“气论”思想的核心体现。以下从核心内涵、格局逻辑及实践要点三方面展开解析:
一、核心内涵:“父母”与“三般卦”的易理溯源“父母三般卦”的命名源于《周易》卦象与风水“气论”的结合,需从两重维度理解:
1. “父母”:本源之气的象征在传统哲学中,“父母”代表万物的本源与根本法则。风水理论中,“父母”特指三合局的“生旺墓”三神(长生、帝旺、墓库),三者是气场运行的核心:
长生:气场的起始点(如水局申金为长生,代表气之萌发);
帝旺:气场的巅峰状态(如水局子水为帝旺,代表气之旺盛);
墓库:气场的收纳与转化节点(如水局辰土为墓库,代表气之归藏)。
郭璞认为,龙、水、向的吉局需以“生旺墓”三神为“父母”,三者稳定有序,方能形成“气有根、势有主、藏有库”的良性循环,故称“父母三般卦”。
2. “三般卦”:三合局的三重维度“三般卦”指三合局在应用中需兼顾的三种核心关系,具体为:
天盘(天干):代表天气运行,影响气场的动态流转;
地盘(地支):代表地脉走向,决定龙穴的静态根基;
人盘(阴阳):代表人与自然的互动,需通过立向调节阴阳平衡。
三者结合,形成“天动、地静、人调”的三维格局,确保龙、水、向的阴阳交媾无碍。
二、“二十四格”的具体逻辑与分类“父母三般卦二十四格”是郭璞基于四局(水、火、金、木)与“生旺墓”三神的组合,结合二十四山向(罗盘上的二十四个方位)推演出的吉局体系。每局对应六格(四局×六格=二十四格),每格严格对应特定的立向度数、来水方位、去水路径,并满足“阴阳交媾”的根本法则。以下为具体分类与解析:
1. 四局基础:水、火、金、木的生旺墓定位三合古法以四大水局为核心(水局、火局、金局、木局),每局的“生旺墓”方位由地支三合关系确定:
水局(润下):申金(长生)→子水(帝旺)→辰土(墓库);
火局(炎上):寅木(长生)→午火(帝旺)→戌土(墓库);
金局(收敛):巳火(长生)→酉金(帝旺)→丑土(墓库);
木局(生发):亥水(长生)→卯木(帝旺)→未土(墓库)。
2. “三般卦”的三维组合:天、地、人盘的配合每局(如水局)的“生旺墓”三神需与天、地、人三盘结合,形成三种不同的“卦象”(即“三般”),每卦对应两格(四局×三般×两格=二十四格)。具体逻辑如下:
第一般(天盘正局):以天干为用,立向对准“生旺墓”三神的天干方位(如水局子水帝旺对应天盘癸水),强调天气对气场的引导;
第二般(地盘正局):以地支为用,立向对准“生旺墓”三神的地支方位(如水局子水帝旺对应地盘子水),强调地脉对气场的承载;
第三般(人盘变局):以阴阳调节为用,立向在“生旺墓”三神的阴阳分界处(如水局子水帝旺为阴,可兼左兼右微调至阳位),强调人对自然的调和。
3. “二十四格”的典型特征每格均需满足以下条件,以实现“龙合水、水合向、向合运”的阴阳交媾:
龙水同局:来龙(山脉)的地支属性需与三合局的“长生”方一致(如水局需龙脉带“申”或“庚”金之气);
水口合库:来水从“长生”方流入,去水归“墓库”方流出(如水局来水从申方发源,去水归辰方暗拱);
立向朝旺:建筑坐向需对准“帝旺”方(如水局立向为子山午向,坐子朝南,对准子水帝旺位);
阴阳交媾:阳龙(如乾龙、坤龙)配阴水(如坎水、离水),阴龙(如壬龙、癸龙)配阳水(如艮水、巽水),避免气场对冲。
三、实践意义:吉局的“根本验证”郭璞创立“父母三般卦二十四格”的核心目的,是为风水实践提供一套可验证、可传承的根本法则。其典型特征在实际勘测中表现为:
1. 形峦上的“有根有局”来龙山脉走势饱满,起祖、行度、结穴符合“生旺墓”三神的递进(如水局龙脉从申方起祖,经庚方行度,最终结于子方穴星);
来水屈曲有情,环抱穴场,去水暗拱墓库(如水局去水虽不见明显水口,但通过地形“藏于辰土方”)。
2. 理气上的“气聚不散”立向与水口严格对应“生旺墓”三神,气场从长生方流入,经帝旺方汇聚,最终归入墓库方锁住(如水局立向子山午向,来水从申方来,过堂后归辰方,形成“生→旺→库”的闭合循环);
结合三元九运,当行本局正运时(如水局正运为四运,对应子水帝旺),宅位气场旺盛,家业兴旺;运衰时因墓库锁气,败局缓慢。
3. 应验上的“古今可考”郭璞作为风水鼻祖,其理论多源于对自然山水的观察与总结。“父母三般卦二十四格”因符合“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的根本规律,在历史上被视为“最接近自然法则”的吉局体系。例如,经典古籍中记载的“郭璞葬母”案例(传说其母墓符合水局父母三般卦),即被传为“气聚百年、福泽绵长”的典范。
总结“父母三般卦二十四格”是郭璞基于《周易》卦象与三合理论,提炼出的“以生旺墓为根本、以天盘地盘人盘为维度”的经典格局体系。其核心在于通过“生旺墓”三神的稳定聚合与龙水阴阳的精准交媾,实现“气有根、势有主、藏有库”的理想状态。因涉及对地支关系、立向度数、水势形态的深度理解,且依赖师徒口传的实践经验,至今仍是三合古法中“最具根本性、最具验证性”的吉局体系之一。
图片
借库八格
“借库八格”是三合古法风水体系中由唐代杨筠松(号救贫仙师)所创的八种特殊格局,与“向水朝元八格”“三合联珠八格”“父母三般卦二十四格”共同构成三合48大格的完整体系。其核心逻辑是通过灵活“借用”非本局的墓库(库位)来平衡龙、水、向的气场,解决因地形限制或正库不吉时的气散问题,最终实现“阴阳交媾、藏风聚气”的吉局。以下从核心内涵、格局逻辑及实践要点展开解析:
一、核心内涵:“借库”的本质——气场的“借势与补漏”在三合古法中,“库”是三合局的“墓库”(如水局辰库、火局戌库、金局丑库、木局未库),本为收纳本局旺气、防止气散的关键节点。但现实中,受地形限制(如山脉走向、水流方向偏离正库)或正库被冲克(如墓库位有凶砂、恶水),本局正库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时,需通过“借库”借用其他局的库位来补充或替代,本质是通过调整立向或水势,让龙、水之气“借”他局之库以成局。
杨筠松作为实战型风水大家,深谙“风水以形为体,以理为用”,其创立的“借库八格”更强调因地制宜、灵活应变,尤其适用于正库不吉或地形复杂的场景(如山地、河流改道处)。
二、“八格”的逻辑分类与具体特征“借库八格”以三合四局(水、火、金、木)为基础,每局对应两格(四局×两格=八格),每格严格对应特定的立向度数、来水方位、借库选择,并满足“阴阳交媾”的根本法则。其核心逻辑可分为以下两类:
1. “正库受阻,借库补气”当本局正库(如水局辰库)因地形被破坏(如辰方有冲沟、恶山)或来水方向无法直接归库时,需借用同五行属性的他局墓库来替代。例如:
水局(申子辰)借库:若辰库被冲克,可借同属水的“亥库”(木局墓库为未,火局为戌,金局为丑;但需注意五行生克,此处“借库”更重同气相求)。实际操作中,可能通过调整立向,让来水从申方(长生)流入,经子方(帝旺)过堂,最终借“亥方”(木局长生位,属水)暗拱收纳,形成“生→旺→借库”的补气路径。
2. “他局余气,借库成局”当本局气场较弱(如龙脉短、来水小),需借用相邻五行的墓库来汇聚余气,增强本局旺气。例如:
木局(亥卯未)借库:若木局正库未方气弱,可借同属土的“戌库”(火局墓库),因土为木之财库(木克土为财),通过调整立向使去水归戌库,既锁住木局余气,又借火局戌库的土气稳定龙脉,形成“木生火→火生土→土养木”的循环。
3. “阴阳互借,平衡气场”杨筠松强调“阴龙配阳水,阳龙配阴水”,“借库八格”亦需结合阴阳属性。例如:
阳龙(如乾龙)行度至衰位,需借阴库(如坎水墓库辰土为阳库?需注意五行阴阳属性)来平衡;
阴龙(如坤龙)行度至生位,需借阳库(如离火墓库戌土为阴库?)来调和,避免“阴阳驳杂”。
三、“借库八格”的实践要点“借库八格”因需灵活应变,更注重实地勘测与经验判断,其典型特征在实际操作中表现为:
1. 形峦上的“库位可借”正库位(如辰方)若有凶砂(如尖角、破碎山体)或恶水(如直冲、反弓),则需观察周边是否有“借库位”符合以下条件:
借库位与本局五行同气(如水局借亥方,属水);
借库位地形饱满(如缓坡、窝地),无冲克;
借库位与来水、去水形成“生扶”关系(如水局借亥方,来水从申方来,亥方为申之子水,生扶有力)。
2. 理气上的“立向微调”杨筠松善用“兼向”(立向时微调度数,如坐子向兼癸)来“借库”。例如:
水局正库辰方不吉,可将立向从“子山午向”微调为“子山兼癸”(癸属水),使来水从申方(长生)流入时,气场更贴近癸水(借库位),增强气场的连贯性;
结合奇门消砂,借库位需避开“五鬼”“绝命”等凶门,确保借来之库气为“吉气”。
3. 应期上的“库气延迟”因“借库”非本局正库,其旺气汇聚需更长时间,故吉局应期多与“借库”对应的五行周期相关。例如:
水局借亥库(属水),水的长周期为60年(一甲子),故该格局的旺期可能在“行水局正运后60年”或“亥水当令的流年”(如亥年、子年);
若借库位为戌土(属土),土的周期为10年(一运),则旺期可能在“行土运”(如中元四运、下元七运中的土旺流年)。
总结“借库八格”是杨筠松针对复杂地形与正库不吉的情况,创立的“灵活借势、补漏成局”的经典格局体系。其核心在于通过借用同气或相邻的墓库,平衡龙、水、向的气场,实现“气聚不散、阴阳交媾”的理想状态。因需结合实地形峦、五行生克与立向微调,且依赖师徒口传的经验判断,至今仍是三合古法中“最具实战性、最具应变性”的吉局体系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